最近,腾讯的一则商标变动引发了网友的热议。
2024年12月,微信上线了“微信送礼”功能,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小店购买商品后直接赠送给好友。与以往不同的是,送礼消息会以“小蓝包”的形式呈现,好友点击“小蓝包”后,可以自由填写收货地址并领取礼物。这一功能的推出,为微信的社交互动带来了新的玩法。
与此同时,在2024年12月26日,腾讯提交了多件“微信蓝包”、“蓝包”文字商标注册申请,涉及国际分类第42类技术服务、第35类广告贸易、第36类金融物管等多个类别。然而,在2025年1月,腾讯却撤回了此前申请注册的“微信蓝包”、“蓝包”商标,目前状态均为“商标无效”。但申请时间更早的多件“微信礼物”相关商标未受影响,涉及国际分类第35类广告贸易、第36类金融物管、第38类通讯传媒等多个类别,目前商标状态均为“注册申请中”。
那么,腾讯为何会做出这样的商标调整呢?一方面,可能是因为“微信红包”作为腾讯的拳头产品,已经深入人心,成为春节等节日期间人们互送祝福的重要方式。而“微信蓝包”与“微信红包”过于相似,容易造成混淆。另一方面,“微信礼物”一词更具包容性,不仅可以涵盖红包功能,还可以拓展到更多场景,例如生日礼物、节日礼物等,为腾讯未来在社交电商、虚拟礼物等领域的布局铺路。
从更深层次来看,腾讯此次商标注册看似只是常规操作,实则可能隐藏着对社交生态的深度思考。近年来,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崛起,微信的社交霸主地位受到挑战。腾讯需要不断丰富微信的功能和玩法,“微信礼物”的出现,或许正是腾讯在社交互动领域的一次新尝试。
未来,“微信礼物”是否会成为下一个“微信红包”,我们拭目以待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腾讯在商标布局上的每一步,都暗含着其对未来社交生态的深远谋划。
温馨提示:以上就是关于“腾讯撤回“微信蓝包”商标,“微信礼物”注册申请中”的相关介绍,如果您对商标注册申请还存在疑问,欢迎点击构卓知识产权的顾问进行咨询,他们会给您详细的解答。